作者:Ra Uru Hu

我很榮幸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印記背後的物理原理獲得證實,也就是微中子具有質量這件事在科學上獲得了驗證。此外,關於人類以持續一致的比例區分為特定的類型和人生角色這件事,我也很幸運能看到在統計學上的印證。

然而,我還在等待一件事,也很希望這件事能夠實現,也就是讓我能夠見證到對於磁單極本質的理解;要讓一個科學的構想能夠完整,也就是將理論與實例結合,沒有什麼比能夠看見所有事物在運作中與其他事物的關係還要重要的。從人類圖系統的角度來看,一切的核心就是磁單極。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的本質很傑出的原因,保羅.狄拉克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在1931年提出了磁單極的理論,當時,單一磁極的概念還鮮為人知。而這確實是非常有天賦才華的意識過濾器。

磁單極位於人體圖內的G中心裡,座落在胸骨的位置,而人體圖正是兩個曼陀羅的整合場域。透過人體圖,你會看到我們能夠展開分析的過程,當個性面和設計命在人體圖內結合時,我們就見到了完整且區分的設計。這就是磁單極的工作。

人體圖與曼陀羅,左邊紅色為設計面,右邊黑色為個性面。

關於磁單極,很重要的是,這個只有吸力但從不排斥的磁單極,有著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它把個性面和設計面拉攏結合在一起,進而創造了整體的幻覺。

在此同時,它的第二項責任則是,它會把我們和我們的人生幾何軌跡連結起來。換句話說,它會連結到特定的幾何軌跡分形線,帶我們沿著那分形線前進。磁單極是我們人生的司機。不是車輛,也不是乘客,而是這個司機透過它在空間中的移動,將一切拉在一起,這個人生的幻覺是由磁單極的神奇魔力所造就的。

我等待著這天的到來,屆時,有許多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至少在科學上將會解開謎團。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