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Ra Uru Hu
到目前為止,我在職涯中見到過許多的尋覓者,而從某些方面來說,這讓人很心灰意冷。
人體圖內有條11/56好奇的通道、尋覓者的設計,但經常上演的情節卻是,他們在尋覓著卻未必找得著。
我注意到尋覓者會有這樣的狀況,而我也發覺到背後的迷思:這迷思認為,不管如何,身為尋覓者,你一定會找得到。
而且我看到最多的情況就是,他們總是在向身外去尋找。不管是在臉書上,或者是在新世代的各種常見事物上,我所看到的,都是在向身外尋找。
人設圖和這情況是非常不同的,人設圖的知識都是關於向內在去尋找自身的真實。
尋覓也會導致另一種認知,就是以為你在尋找的是不同於你本質的事物,也就是在尋覓你所沒有的樣貌,以為你是在覺醒,以為會召喚出你所沒有的那一面。這真的是個天大的玩笑啊。
有句流傳多年的話很有意思:「傻瓜在啟蒙前是傻瓜,在啟蒙後依舊是傻瓜。」基本上,那人還是同一個人,他的人生還是同樣的人生。
這也是我會那麼享受覺察意識的原因:你的人生與世俗層面仍舊能有非常深刻的連結。而這也是我們來到這世上的原因,也就是要生活在這世俗的世界裡,要和朋友、情人、父母、小孩交流連結,這一切都是我們的一部份。
在馬雅的背景脈絡裡,我們是要生來發展覺察能力的,但這覺察意識則是源自我們的內在,並不是要向外去追尋,而是要尋覓關於自身本質的真相。
人設圖系統的機制非常簡單,它告訴你說:「你看,在你獨特的設計裡有這個策略和權威,試著用用看吧。」這就是重點所在,你並不是要在自身之外尋找什麼真理,你要尋找的是自己真實的樣貌。
大多數人都是在深沉的制約中長大。從人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被帶著遠離自身的核心本質,開始過著深度同質化的人生。他們的人生都是由非我的腦袋在做著各種決定,引領著他們去追求自己所沒有的東西。
他們在追尋著完整性和覺察意識,但卻忽視那所謂的完整與覺察意識的所在之處。它們就存在每個人的內在、存在每個人的身體內。它們就在那裡,你只需要向內去尋找、去發掘你真實的自己。它們並不是在某種幻想或妄想裡,不會讓你的人生突然間飛黃騰達。這依舊是個平凡世俗的世界,重點在於能有所覺察,在平凡中看見美好,看見身而為人的美好,看見身為你這個獨特個體的美好,而這是只能從我們的內在去發掘的。
沒有什麼是需要去追尋的,真的沒有,你什麼也不會找到,因為你並不是透過你真實的眼光去看這世界,你並不是透過你與生俱來的眼界去看這生命。
我覺得最悲慘的是,人們不去探究自身的內在,是因為他們老早就放棄了希望,不再相信他們可以信任和愛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而這就是人設圖知識的美妙之處,它能帶領我們重新發掘做自己的神奇與美好。你需要做的,就只是投入遵循策略與權威的實驗,臣服於真實的自己,以真我來過人生,而不是「向外」去追尋。純粹活出自己的本質,靜觀生命所帶給我們的一切。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