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a Uru Hu

這是個古老的論辯,一個經典的二元性:喜劇與悲劇。曾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個人踩到香蕉皮摔了一大跤,但看到的人卻忍不住大笑。喜劇和悲劇是否真的像人們說的那樣,只不過是來自相同源頭的兩種不同面貌呢?

人類設計帶著其機制的觀點,把喜劇和悲劇看成獨特且分別不同的過程,有著不同的源頭,只有一個共同之處:恐懼。喜劇是一種求生的反應,源自脾中心。脾中心是人類原始恐懼的核心,其中最攸關個人而且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對於生存的恐懼。

生命的存在是一種生與死的體驗,而在大部分人類歷史中,一直有著各式各樣的生存風險。正是這種對生存的恐懼,成為了覺察的推動力。我們是不是經常會看到有人在驚險地逃過嚴重的意外之後,第一個反應是大笑?那就是我們自古以來對於躲過死神的反應。看到有人踩到香蕉皮跌倒而大笑的那個人,或許內心會感到非常羞愧,但在機制上,大笑卻是正確的反應。大笑的存活者,慶幸自己逃過一劫,那就是大笑背後的核心機制。

悲劇的源頭則是太陽神經叢中心(情緒中心)。悲劇也是存活者對於人類體驗之道的代價所做出的反應。悲劇底層的恐懼是對命運的恐懼。悲劇隨著期待與渴望的情緒波起伏。身為人類,有時會失敗重挫,有時會成功。那個踩到香蕉皮滑倒的人,哀嘆自身的命運,哭喊著生命的殘酷。情緒系統對於身而為人的苦難是非常敏感的。

我們所謂的喜劇與悲劇,是透過心智中心的集體迴路運作所形成的頭腦概念。在這樣的脈絡下,喜劇是邏輯的,而悲劇則是抽象的。重要的是要瞭解到,脾中心有定義的人更可能會在自身的人生體驗中找到幽默,而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則更可能嚴肅地看待自身的生命體驗。這兩者並沒有任何道德上的優劣之分。脾中心有定義的人通常會認為情緒人太過嚴肅,而情緒人則會認為脾中心有定義的人太過冷漠,兩方都在彼此說教。這是個古老的笑話,只有在接下來幾個世紀內太陽神經叢中心轉變了之後才會消退,屆時,體驗之道將會帶有覺察。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Privacy Prefer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