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的潛能

作者:Ra Uru Hu

對於星體運行程式在創造區分潛能這件事上的絕對專注一致,我感到十分震驚。對我來說很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內在的區分潛能,和我們內在每個層面上關於存在的整體物理機制是同樣深刻的。我們來到這世界上是要瞭解如何死亡的,我們有權利瞭解如何死亡,我們有權利不在化學上被制約而屈服。身體要面對死亡並沒有問題,你的身體要面對死亡並沒有問題。設計水晶對於要結束運作過程、再次與磁單極結合、並且離開這個世界層面,並沒有任何問題,也沒有任何抗拒。

事實上,當死亡程序被觸發時,你的身體也非常願意放棄過去的鬼魅。沒有任何問題,沒有任何抗拒。我們在討論的抗拒都是來自頭腦。我們能夠給予的協助都是要給頭腦的,是要給生命的乘客的,讓乘客能夠優雅地離開這個世界層面,它的身體也會優雅地離開這個世界層面。這是要給予乘客的,讓乘客能夠與機制校準,而且能夠體驗機制——體驗那無助感、體驗放手、體驗純粹觀察的美妙、體驗被迫去觀察、知道它即將結束。

要知道,還有別的東西存在的,我向你們保證,還有別的東西。那並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沒有獎賞或懲罰;那並不是人生電影的一部分。但有別的東西,也就是轉移過渡的神奇魔力。我們是過渡期的物種,變形物種,這是一種轉移過程。原本受到生命能量所控制、受到身體控制、由身體所決定和驅動,突然間就解放了。那解放本身就只是這個氣息、這個時刻、這幾個小時、這72個小時,在那時刻裡,要擁有足夠的配備能夠加以利用,好讓意識場域能以無法言喻的方式體驗存在那裡的東西。

你們會看到,除了你們在死亡時的親身體驗,還有我也會盡我所能和你們分享中有的主題,分享這整個進入死亡的過程,好讓一個人能夠全然地臣服於自身的中有體驗,去到那裡並不是關於:「我等不及要去那裡了。」而是關於一步一步完成整個過程。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飲食方式的重要性

作者:Ra Uru Hu

對消化系統來說至關重要的是,當你根據自身設計中的判定(determination)來正確消化時候時,基本上會發生的情況就是,不論你吃進什麼都沒有差別,因為,這並非關於食物,並非關於飲食,並非關於好食物、壞食物、生態食材、垃圾食物,這些全都沒有差別。事實是,如果你適當地消化,不論是根據屬於你消化系統的制約或環境,你都會精確獲得你所需的養分,而且你會能夠把養分輸送給那些支持你的獨特性的頭腦系統。這就是正確飲食方式的重點所在。

飲食調養並非僅適用40歲、50歲、60歲的人,雖說這就是現今的情況,但正確的飲食方式和任何事情要如何開始並沒有關係,並不是說我們必須要從受制約的成人開始宣導。相反地,正確的飲食方式是為了剛來到這世界上的小孩而存在的,那是要給他們使用一輩子的,那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優勢的事情,在他們生命的頭七年裡協助提升神經活動和神經擴展。這會帶給他們一個健康的身體系統,由非常強勁且非常健康的感官系統來指引身體。

現在,看看這個小孩,他是很緊張的。而緊張意味著,這小孩正處於他最糟的狀態,因為他在吃東西時,周遭一切都是很安靜、很平靜的。但他需要的是身邊有許多的活動在進行,他需要很活躍。很顯然的,隨著小嬰兒長大成孩童,情況會有所不同,舉例來說,這個小孩從來都不是要一直坐在一個地方不動的,所以上學時必須乖乖坐著肯定不容易,吃飯時必須乖乖坐著肯定也不容易。事實上,乖乖坐著對這小孩來說是不健康的。

這些飲食方式每個都有兩種變化。在這類飲食方式裡的人,隨著他們長大,邊走邊吃,甚至在用餐時跳舞或四處活蹦亂跳著做別的事情,所有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最自然且健康的行為。

你可以在我對這些人的描述中,立即發現到,在同質化的教養方式裡,這情況真的會有很大的麻煩。父母會把小孩綁在餐桌前,會叫大家安靜,好讓他們能夠心平氣和地吃一頓飯,但小孩還是會不斷地嬉鬧。在此同時,這種教養方式,對這個小孩在消化食物方面的影響是再糟糕不過的了。

會發生的情況就是,當你沒有在自身應有的飲食方式中正確地運作時,你分解養分的方式就無法支應自身的區分性和獨特性,換句話說,也就是無法支應基因上你應該要展現的特質。相反地,實際呈現出來的會是一團混亂。基本上,這會造成的影響就是導致同質化。因此,面對剛來到這世界上的新生兒,首先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能夠協助他們的父母瞭解到,這小孩需要的飲食方式是什麼。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人生角色的爻線

作者:Ra Uru Hu

我在過去幾年來一直有一項擔憂,也就是與所謂的頭腦心智相關的問題。頭腦心智的領域也就是乘客意識對人生的詮釋,而你所認為的自己,可以說是個性水晶所做的一種描述。當你在看你的人類圖時,當你只去看你的圖裡面黑色的部分,你在看的就是你有意識能夠連結到的那些面向。瞭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今天在這個系列主題中要來看的是太陽/地球的影響,也就是,我們要來看微中子場域帶給我們的設定中大約70%的部分。我們會來看人生角色中的個性太陽/地球,也就是人生角色的爻線。

當你在看爻線1時,絕對必要的是要瞭解到,每個人生角色的架構都是從1/3開始的。當你從1/3開始,你會瞭解到存在的本質中一件非常根本的事情,也就是生命總是有著不確定性,至少從設計機制的角度來看是如此。儘管爻線1總是在尋找真實穩固的基礎,但不確定性(和恐懼)一直都在,因為,底層有著突變的力量,而突變的力量並不會遵守任何既定的規則。

關於爻線2最重要的事情是,它會在最高的層級被召喚。你永遠不會知道前方有著什麼。我給2/4人生角色的暱稱一直都是「傳教士」,也就是說,它可能會展現不可思議的狂熱熱情。這些人可能會因為受到召喚而轉變,而在他們受到召喚之前,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一面。

爻線3的魔力基本上就在於,它會走沒人走的路。它有著這種絕對非凡的能力,即使被打倒了,還是會站起來繼續往前,可以說是受到自身的悲觀主義所驅動。

關於爻線4,帶著機會的關鍵詞,他們若要在人生中擁有任何可能性,若要在人生中獲得回報,他們就必須為之打好基礎。光是交朋友是不夠的。爻線4的難題在於,它必須持續連結人際網,也就是,它必須透過溝通來維繫與他人的連結。

爻線5從某方面來看和爻線4是很相似的,只不過是在不同的層面上。當你在看爻線4時,它很根本的面向是要去交朋友和維繫人際網,藉此來建造可靠的基礎,進而帶來機會。但爻線5並不需要維繫人際網絡,爻線5的難題在於,當它進入到人們的視線內,它就會接收到人們的投射。

當我們在看爻線6時,我們會談論爻線6運作的原型。當你在經歷人生第一階段時,你是被觀察者,你會迷失在爻線3的主題內,你會呈現嘗試錯誤的運作,你會在嘗試錯誤中感到悲觀,你會面對這種運作所帶來的難題。然後,你在土星回歸時上屋頂,你變成了觀察者,進入抽離的超然狀態。最後,很神秘地,你來到了爻線6,來到了你的凱龍回歸的時間點。

要記得,在這一切當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身體的乘客是否能夠實現其潛能。身體本身是能夠做到的,你只要遵循你的策略和內在權威,你的身體就會好好的,你就會獲得消除了阻力的人生,而且你也會能夠看見前方所有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會被帶領到這些可能性跟前。然而,你的乘客意識必須要能夠看到這件事。整個重點就在於乘客的覺醒。但是,只有當你停止透過你的頭腦來做決定時,你才能開始處理你的頭腦,才能真的開始建構你的世界。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覺醒看見自我的幻覺

作者:Alokanand Diaz del Rio

透過分離的痛苦而覺醒,是非我帶來的業力,但沈睡鳳凰總是會回到靈性器皿的自然豐盛狀態,也就是杯子半滿或杯子半空,這其中沒有覺知,只有存在。你別無選擇,只能緊抓著你的鑰匙,放手,投入那唯一真正神聖的火焰之中;也就是你自身呼吸的氣息。

喔,右角度交叉之沈睡鳳凰到現在一直都是人性發展過程中許多事物的突變推動力。想想看,和尚是有靈性的猴子嗎?而認知到內在的猴子,是否就是成為和尚的關鍵鑰匙?

答案是什麼並不是真的那麼重要,它必然會把你帶回到「胡的疑問」在問的問題上?

是「你」在問問題嗎?還是「你」是「接收」的那一方?你是有答案的人嗎?還是答案純粹就是透過相同的管道傳遞給你的?

是這樣的,我們是自我反思意識,胡的意識,如果你同意這麼稱呼的話,而且我們甚至無法責怪基因強制性,因為,這意識長久以來一直「阻擋了」我們的能力,讓我們無法體悟到,做夢者和夢想之間並沒有實質的差異。

如果你真的感興趣的話,唯一有差異的就是身體的夢想和個性的夢想。有趣的事情是,儘管兩者從來不是也永遠不會是「相同的東西」,但它們真的從來都不是相去太遠。那真的是在驚奇中臣服的神奇之處,會讓自我反思的潛能昇華至更高的層次。

由於意識的演進是受到形體對於差異必須被看見的要求所推動,那麼,何不純粹強加一項無法被否認的基本差異,藉此來滿足這項需求呢?很顯然地,我在說的是性別的差異,以及性與繁衍的情緒強制性,這是人類透過生命來建造事物的能力,藉此來服務更廣大的整體。我們稱之為愛,稱之為上帝,稱之為靈性,我們有許多的名稱來稱呼它。我喜歡的稱呼是「真社會性」。或許沒有任何一個詞比何謂「人類」的定義經歷過更多的蛻變。

在閘門34的爻線1,我們會找到「霸凌」的生存精神的基礎,這持續推動著人類這個殺手猴子去體悟到,和平才是終極的浪漫夢想。而在閘門34的爻線6,那原始的陽性力量必須把自己燃燒殆盡,達到了殲滅的狀態,真實的豐盛「靈性」才會在情緒形體中浮現。陽性在力量的展現上是具毀滅性的但也是會讓人受孕的。死亡與性高潮都是連結到另一個象限維度。唯有情緒的力量能夠辨別與確定兩者的「事前與事後」記憶。

回到和尚與猴子,我們需要等到1781年之後,才有佛洛伊德等多位人士帶給我們關於情緒關鍵鑰匙的方向。浪漫愛情的精神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遊戲,只是為了滿足基因強制性的繁衍目的⋯⋯藉此區別和尚與猴子。再者,這也是愉悅和痛苦能夠雙雙達到高點,打破情緒周波使其回歸半滿和半空狀態的地方。

吸氣是精神糧食,然而,胡也問道:「基因的愛有多浪漫呢?」但是,如果還有別種愛,又是什麼愛呢?嗯,還有我是誰,這既不是問題,也不是答案,純粹是對於吸氣和呼氣之間沒有真正區別這個事實的反應。

而後,就是新人類 Rave 的到來⋯⋯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去制約之旅:一個浪子的故事

作者:Devon Martin

我的去制約過程從2012年12月展開,當時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掉我在紐約市一間大公司的工作。覺察的轉變以及深深的受苦,推著我去尋找更好的出路。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人生中缺少了什麼?我困惑地環顧四周;我已經擁有一切我以為自己需要的東西。工作、頭銜、薪水、男友,而且我還居住在全世界最棒的城市之一。但我總感覺不太對勁,總感覺內心在慢慢地死去。我的靈魂一直在大叫著要引起我的注意。我瞭解到忘記自我是我們此生能夠體驗到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我知道我需要做出改變。

我做了一個很有勇氣但又令人害怕的決定,也就是拋下我的生計,賣掉我大部分的東西,買了一張單程票,帶著背包,環遊世界去。我把這趟旅程投入在轉變與冒險。在超過一年半的時間裡,我走過了六個國家,當志工,嘗試做出回饋,學習並探索療癒的過程,一路上全然地信任我的方向感與美感。

在旅程的尾聲,我來到印尼峇里,我停了下來,問了自己同樣的問題——我的人生中缺少了什麼?我在人生中的巔峰時期遇見了人類圖。我當時正處在一個循環的尾聲,從外在來看,一切都完美至極。我生活在天堂般的樂園裡,有一段很棒的關係,根本是夢幻的人生,對吧?但是,為什麼我的內心會如此痛苦呢?就是有東西不太對勁,而我的內心世界也開始翻騰。我開始到處碰壁、陷入負債、感覺所有的事情都讓我無力招架,我知道我需要回家去好好調整自己。但是,等等,我剛被告知說我不是來工作的,而且我需要等待邀請,這基本上和我積極主動爭取一切的生活方式完全背道而馳。

我回到美國,身心俱疲,極為困惑,而且感覺自己被強力脅迫要致力把自己投入實驗裡。我在國際人類設計學院(IHDS)報名了我的第一個人類圖課程,而且進入深度隱士狀態超過六個月的時間,試著不要發起任何事,這真的是超級困難的。我試著給自己空間進行去制約,褪去一層又一層不屬於我的特質,這讓我的朋友和家人都非常困惑。我感覺已經戰鬥了一輩子的自己再也無法戰鬥下去,需要有較少阻力的新的方式來指引自己的人生。

我記得第一次聽 Ra 談投射者的錄音。我感覺我被自身受苦的真相重重地打臉。我深感震驚,眼匡泛淚,內心知道——這就是我在尋找的。經歷了各種的追尋,試著要徹底瞭解人類的境況,這就是我在尋找的。我終於找到了。我知道這個資訊需要分享給全世界。也就是在那一刻,我開始致力投入熟悉人類圖的七年旅程。

我從沒遇過有人能夠如此精準地描述我的受苦情況。如果他瞭解我的內心世界,或許這些工具確實能夠轉化我的內心世界,或許這能夠協助我學會信任自己。如果你不信任自己,是不可能真的愛自己的。如果你沒有以真實的自己來做決定,你又如何能真正地愛自己?當我們沒有真的傾聽,我們就沒有真正尊重自身的本質與力量。

在我人生中的兩個轉捩點裡,我問自己人生中缺少了什麼——缺少的就是我自己,缺少我和自己的真實關係。

人類圖會直接觸及你的細胞,直指你存在的真相。人類圖提供了鑰匙,解開我們生在這世界上的本質與目的。

去制約過程可能很混亂、很不舒服。我有七個開放中心都在尖叫著想要引起我的注意,而我則是一頭栽進了非我頭腦的恐怖電影裡。情緒中心在躲避衝突與真相時有多麽扭曲,而我完全開放的心中心在缺乏自我價值感的暗流衝擊下,又是多麽地痛苦。我開始領悟到,這些一直以來都深深地折磨我的人生和影響我的決定。有時我們需要當頭棒喝,才能真的開始傾聽或者朝新的方向移動。

在我實驗的初期,我體悟到,開放中心的非我策略就像是我們用來保護自己的盾牌。隨著我們開始信任內在權威,並且開始放下這些盾牌,我們也就有空間去擁抱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命能量,這些生命能量一直都在那邊等著我們去取用。在這場頭腦與內在權威的角力戰中,我們可能會感覺非常不舒服與孤單。

隨著我為自身的策略賦予空間和覺察,我也見證到我那厚厚的開放區域,一層一層地消除。我持續認知到,我那完全開放的心中心在我有限的生命能量中是如何不正確地過度承諾,造成極大的痛苦。我渴望著要證明自己,持續過度撐大自己要證明我能夠跟得上能量類型的步調,結果總是導致我精疲力竭、燃燒殆盡,因為無法實現我的承諾而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看見了自己一輩子都推促著自己要過度成就,但還是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我終於學會要放過自己,學會了要拒絕,學會了說「不」,那真的是天底下最棒的事。說「不」解放了我,讓我有空間能夠接受正確的邀請。這過程既緩慢又深刻,而且需要自我疼惜、溫柔地對待自己。

在我的經歷中,我一開始是有意識地去投入人類圖的實驗,但後來變成了,人類圖開始透過我活了出來,帶我來到沒有選擇的狀態,更加放鬆地臣服於我的身體。在經歷長久一直撞牆的情況後,我終於允許自己放鬆沈浸於自身的存在之中,而不是總想著要採取行動做些什麼。

一開始,我把這七年的去制約過程以及練習策略和權威看成是一個要努力達成的目標,但隨著時間帶來的療癒,我也瞭解到,這是我需要放鬆融入的一個過程,讓內在權威承接我們、滋養我們、保護我們免於頭腦的瘋狂和馬雅的混亂。

伴隨這個新覺察而來的是重新校準的美好,讓我們準備好迎接我們獨特人生中的完美時刻。這感覺在各個層面上都像是魔法一樣神奇,而極緻的校準也協助我們的身體有更清晰的指引與觀點,不僅看見我們自身的機制,也會看見周遭人們的機制。

這一切都是從很簡單的地方開始的。你是否有等待?等待被邀請?等待對生命做出回應?你是否有告知他人?你是否真正地傾聽自己和內在權威,以正確的自己來做出不受干擾的決定?人類圖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一切操之在己。但,光是從簡單的地方開始,便會永遠地改變你的人生方向,帶領你體悟到你內在的美妙與神奇,那深刻的程度是你從來無法想像的。解放那個你遺失許久的真我,這或許是你這一生最壯麗的冒險旅程。對我來說確實是如此。相信我。你是值得的!愛你自己!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喜劇與悲劇:生命的兩種面貌

作者:Ra Uru Hu

這是個古老的論辯,一個經典的二元性:喜劇與悲劇。曾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個人踩到香蕉皮摔了一大跤,但看到的人卻忍不住大笑。喜劇和悲劇是否真的像人們說的那樣,只不過是來自相同源頭的兩種不同面貌呢?

人類設計帶著其機制的觀點,把喜劇和悲劇看成獨特且分別不同的過程,有著不同的源頭,只有一個共同之處:恐懼。喜劇是一種求生的反應,源自脾中心。脾中心是人類原始恐懼的核心,其中最攸關個人而且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對於生存的恐懼。

生命的存在是一種生與死的體驗,而在大部分人類歷史中,一直有著各式各樣的生存風險。正是這種對生存的恐懼,成為了覺察的推動力。我們是不是經常會看到有人在驚險地逃過嚴重的意外之後,第一個反應是大笑?那就是我們自古以來對於躲過死神的反應。看到有人踩到香蕉皮跌倒而大笑的那個人,或許內心會感到非常羞愧,但在機制上,大笑卻是正確的反應。大笑的存活者,慶幸自己逃過一劫,那就是大笑背後的核心機制。

悲劇的源頭則是太陽神經叢中心(情緒中心)。悲劇也是存活者對於人類體驗之道的代價所做出的反應。悲劇底層的恐懼是對命運的恐懼。悲劇隨著期待與渴望的情緒波起伏。身為人類,有時會失敗重挫,有時會成功。那個踩到香蕉皮滑倒的人,哀嘆自身的命運,哭喊著生命的殘酷。情緒系統對於身而為人的苦難是非常敏感的。

我們所謂的喜劇與悲劇,是透過心智中心的集體迴路運作所形成的頭腦概念。在這樣的脈絡下,喜劇是邏輯的,而悲劇則是抽象的。重要的是要瞭解到,脾中心有定義的人更可能會在自身的人生體驗中找到幽默,而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則更可能嚴肅地看待自身的生命體驗。這兩者並沒有任何道德上的優劣之分。脾中心有定義的人通常會認為情緒人太過嚴肅,而情緒人則會認為脾中心有定義的人太過冷漠,兩方都在彼此說教。這是個古老的笑話,只有在接下來幾個世紀內太陽神經叢中心轉變了之後才會消退,屆時,體驗之道將會帶有覺察。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連結交點

作者:Ra Uru Hu

人體圖內的月之南北交點是看見我們深刻本質的一項工具。唯有在這地方,我們內在的兩個部分才真正地連結在一起。而連結這兩部分的並不是任何一邊的月之南北交點,而是在兩邊的特定南北交,這些被稱作是連結交點(Link Nodes)。正是這些連結交點實際上把我們拉在一起。

機制真的很有趣,因為當你在看連結交點時,你會看到非常、非常不同的東西。

在我的教學中——我教這部分資訊才一年的時間——我尚未真的有適當的關鍵詞來描述。這麼說吧,你可能是個非我、無知、深深受苦的人,但在此同時,那都是沒問題的。我不知道你怎麼稱呼那東西,我有時候會叫它是靈性,但這通常會讓人們把它和25號閘門的自我靈性搞混了,或者和情緒系統的靈性55號閘門搞混了。這太讓人混淆了。

然而,在此同時,要找到另一個詞來描述它又非常困難,因為那是在這世界層面裡給你帶來完整性、帶給你一種正確感的東西。這是你內在展現的一種並列狀態。只是,那之中總是存在難題,因為所有這些模試和它們運作的方式總是存在難題。所有這些連結交點實際上都是在一個閘門內、在一條爻線內、直到底層,那意味著,它位在人體圖內的某個位置,因此也就會受到表層特質的制約。

換句話說,你可能有個連結交叉在頭部中心內,另一個連結交叉在情緒系統內,而且它們沒有連結到彼此,或者它們都是在無定義的中心內。因此,你要如何找到這靈性,也就成了你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面向。

有些人會很自然地找到那靈性。我的意思是,在某些人的設計裡,它就是存在那裡了,但在其他人的設計裡,則需要仰賴他們的關係,如何連結,從何處獲得連結,當他們那個部分受到他人制約時會發生的狀況等等,才能讓他們找到那靈性,以及所有伴隨而來的東西。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26號閘門 與 禽流感

作者:Ra Uru Hu

當你在看下圖的設計時,你看到整個鳥類、爬蟲類、魚類的世界,也就是全世界的鳥類、爬蟲類和魚類,都是對任何事物(包括流日)帶來的26號閘門呈現開放的狀態。直到近期為止,冥王星在26號閘門停留了三年時間(2002年至2005年)。在冥王星進入26號閘門的前夕,對我來說很明顯的是,我們即將在這個部分的食物鏈中、在這個部分的大自然中,出現非常重大的突變。

當你知道一些事,又看著事情發生,是非常有趣的。我一直都知道,討論過許多年,也留下紀錄關於冥王星進入26號閘門會對鳥類帶來的影響,並且最終影響了禽流感。當你在討論關於這些事,你內在有一部分是不希望它發生的。「我老早就告訴過你們了。」但是如果它帶走了一億五千條性命,就不是非常好的事情。這就是需要瞭解的一件事,有個非常廣大的改變正在發生,而且在鳥類之間有著不可思議的突變正在發生。

禽流感現在與我們無關,但它正在殘害全世界的鳥類。這疾病造成的衝擊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上億的生命受到殘害。除此之外,還有人類在面對禽流感時的反應。不得不對冥王星這個小小的冰球帶來的影響感到敬畏。26號閘門帶來死亡——那是它的潛在影響——而且它是在廣泛的部落層面帶來這影響。

關於馬雅的機制,我認為我們需要瞭解的事情之一就是,那機制全然源自磁單極的運作。所有的東西在其分離的幻覺中是被磁單極拉在一起的。而鳥類、爬蟲類、和魚類都深深地依賴可靠的磁極資訊。如果你改變了那個資訊,你也就改變了他們,改變了這些生命形態接收的方向。

我確信,恐龍的祖先唯一存活下來的就是鳥類,而且不僅僅是我這樣相信。也就是說,有大量的科學證據指出了這樣的方向。我可以用我的黑色幽默搞笑地說,這是恐龍對於喪失地球統治權這件事的復仇。但我也不禁懷疑,發生在鳥類身上的事情,同時也發生在人類身上,人類正在慢慢滅絕。我想,這是鳥類的終點,我認為並不會花太久的時間,或許兩百年左右,鳥類就會消失。光是想像就很不得了。

沒有人知道禽流感是從哪來的。畢竟,那是鳥類本身自然發展出來的東西。當冥王星進入了26號閘門,冥王星也就打開了開關,打開了突變的開關,並且改變了方向。如果禽流感變得能夠跨越物種,感染人類,那就會只是跨界移動和逆轉錄病毒所帶來的副產品,是鳥類邁向過程終點所帶來的副產品。

延伸閱讀:冠狀病毒與禽流感的關聯|26與44號閘門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七中心人類的影響

作者:Ra Uru Hu

當我在看七中心人類帶給我們的影響,整個榮耀的套裝就在這裡面,這就是整個榮耀的套裝,這個頭腦,這個光輝,這個絕對不可思議的頭腦。而且我們也能夠瞭解這件事。

我們可以瞭解,當我們開始能夠擁有智人所需的基本工具時是什麼感覺,那基本工具也就是清晰表達的能力、記憶的能力、以及透過溝通和儲存來加速學習過程的能力。基本上,也就是智人的頭腦,他們帶給我們的就是頭腦,而這也帶來了自我反思意識的能力。

有一件事——有些事情是我知道的,有些事情則是我臆測的。舉例來說,由於七中心人類開始以頭腦作為內在權威,因此七中心人類從沒體驗過正確運作,從來都沒有,不論是歷史中的哪個變化版本或是哪個名人,全都是一樣的,畢竟,這一切都是相對的。但對我來說很清楚的是,七中心人類沒能連結到我們所瞭解的調性認知。他們只會透過轉移的運作體驗到那些主題,但背後並沒有相應的認知對策;換句話說,他們呈現出的是一種失衡的策略表象。

七中心人類帶來了這種扭曲,這個非常、非常、非常廣泛的扭曲情況,而我們今天把這種扭曲情況稱為人性。這是來自七中心人類以及發達的頭腦。這些是非常、非常、非常生存導向的人類。你甚至不能稱他們是左向性。他們純粹聚焦在生存上,而在他們擴展頭腦心智溝通能力的同時,也整合了這種對生存的聚焦,進而轉守為攻,成為巨大的雜食者,在各種想像的層級上,都是最熟練的殺手。這就是七中心人類,就是七中心人類帶出了這樣的頭腦心智。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超越形體:新人類 Rave 的意識演進

作者:Ra Uru Hu

我們正在脫離身在這世界上的形體體驗,朝著超越這世界的意識體驗前進。那就是新人類 Rave 的潛能,能夠成為超越形體的意識體驗的一部分,對形體不感興趣,對形體的需求不感興趣,形體只是用來維持特定 Penta 策略能力的途徑。(Penta 是由三到五人所組成的群體。)

聚集,要以我所描述的方式去收集和思考收集,也就是,不論他們所在的區域內有什麼,他們全都接收進來。不論他們在每一個層面上會接收到什麼,全都接收進來。誰知道呢,他們或許能夠以那種方式接收養分。我不知道。我從沒被告知關於他們進食過程的事情,只知道肉類將不會是他們飲食的一部分。那個突變後的胃部會如何運作,我並不知道。他們要如何被滋養,我並不知道。但他們一定會被滋養,Penta 在物質層面上的能力會確保他們受到滋養。

這迴路確實表達了這人種有多深刻地投入了不屬於它自身的東西。我很喜歡駭客任務電影。在駭客任務電影中,機器把人類降格成了電池,來為它供給能量,這是很怪異的事情。而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新人類 Rave 就是連結到 Penta 的一顆硬碟。那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作為人類,我們很熱衷於軟體。我們想要就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做點什麼。那也是為什麼非我頭腦會如此強大,因為我們想要做一些事,我們想要做點什麼,這就是我們;策略性的——攀爬每座高山,克服所有困難,達成夢想。

哇,這是不是和我們很不一樣,那幾乎有點可悲。新人類 Rave 獨自一人時,感覺會很可悲。在它繁衍前就把它殺了吧。在斯巴達,他們會把這樣的人放在山邊,五分鐘後,它就不在了。那比當個電池要複雜許多。它仍舊是個限制,因為你必須餵養這個該死的東西。而 Penta 並不在乎,Penta 是沒有覺察的。這純粹就是物質策略智慧的最佳展現。它是沒有覺察的,在 Penta 的設定裡頭並沒有覺察中心。它對於它的成員並沒有覺察,但它的成員對它是有覺察的。

我認為,Penta 是一個,你必須有某種想像力或經歷之類的,才能真的去感受到的東西。Penta 並不是一種形體,它是一種跨能量場的形式,它純粹只是一種能量場域、一種頻率場域。這裡是意識展現的地方,是非常複雜的,比我們還要複雜許多,在其中,意識是在一個框架內運作的,在頭腦的框架內運作,只因為我們能夠說話,所以才會被很粗糙地表達出來。

我們需要瞭解到所有這一切是全然不同的,因為在建構這個故事時——而且我已經建構這個戲劇性的故事、已經談論這件事情非常、非常多年的時間——我把許多的焦點都放在新人類 Rave 的出現。從許多方面來看,我這麼做有幾個原因:我還沒準備好要介紹 Penta 的知識;我還沒準備好要介紹神秘的 Penta 知識。坦白說,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人會有興趣。所以,我在一開始只是先讓人們知道會有這樣的新物種出現,但事實是,我們在面對這個新物種時,真正要面對的並不是他們分開的個人,而是他們聚在一起的群體。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瞭解新人類 Rave,我們不僅必須瞭解個別的 Rave,也必須瞭解他們如何彼此連結成 Penta 的方式,需要真正瞭解這個個性面意識 Penta 的潛能,因為那就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因為那就是真正的突變,那就是一切重點所在。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


Privacy Prefer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