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圖是一門藝術

作者:Ra Uru Hu

我想,我最開始做教學是在我大約十歲的時候,我不是在開玩笑,教學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回顧我的一生,我一直都是從事教育職業,而且我曾在許多不同的環境中做教學,包括大學、北美公立高中和私立學校等。我看遍了各個教育機構。你可以走進任何教育機構的教職員辦公室,環顧四週,看出哪些人會教學、哪些人不會。那些不會教學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在乎,或者他們不愛這份職業,或者他們不愛小孩,或者各種原因。而是因為,教學這件事有80%是藝術。其餘的則是準備。不論如何,它是一門藝術。

解圖並非純科學。如果解圖是純科學,我在好幾年前就會設計出一套電腦程式用來輸出個人的分析報告。這是做不到的,而這也是解圖很有意思的面向。你當然可以找到所有的資訊,但基本上你有的只是資訊,沒有融合,沒有觀點。

有很多人都能引述這些資訊,但那並不是重點。我們是個整體的幻覺,可以這樣說。我們是整體公式的總和。我們有著呈現我們真實本質的公式,我們也有呈現非我的公式。我們所有的部分都有關鍵詞。但關鍵詞的運用並非科學,而是藝術,是需要練習和需要時間累積經驗的,因為這是關於分析人體圖的自由度;當我們在檢視和探索一張圖的時候,這種自由度是必須存在的。當然,擁有這種自由度也就不會是科學。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活出人生目的時,特質便不再重要

作者:Ra Uru Hu

我們討論的是實現人生目的。關於輪迴交叉的重點就是在於實現人生目的的可能性。要達到讓輪迴交叉主導人生的境界是非常困難的。我知道。而當你的輪迴交叉接管了你的人生,那它就真的是全面地接管。那幾乎就和要放棄非我的想法一樣嚇人,因為你的人生目的並不在乎你的特質。

因此,舉例來說,假設你像我一樣是個反社會、卑劣、蠻橫的生存者,當你投入這過程,它把你轉變成了某個熱愛社交互動、善待每個人的友善傢伙,但那是輪迴交叉,一旦你進入了人生目的的流動裡,你的特質是什麼已不再重要。只有當你困在非我裡,尚未覺醒時,才會覺得你的特質很重要。這就是我那個笑話的重點,關於別當電影裡的家具那個笑話,別當個背景,背景並沒有意義,但當你為那背景賦予了意義,它就會跳到鏡頭前,大家都會看到它。不論你是從哪裡來的,當電影背景中的膽小鬼突然間變成了英雄,大家都會很疑惑那是從哪冒出來的。

當你活出了你的人生目的,你的特質也就不再重要。它們不再重要。如果我活出我的非我,那麼我的本質、我的特質就會給我帶來問題,它們就是會帶來問題。而人生目的並不會讓我超越我的特質所帶來的問題,那就是做自己的神奇之處,因為當你真正活出自己的本質,你的輪迴交叉就會接管你的人生,你的人生目的就會接管你的人生,從中會帶來其原型的要求,會帶來機會以那方式去實現人生,不論那方式是什麼。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內在權威 與 外在權威

作者:Ra Uru Hu

權威這東西必須以正確的方式來檢視,也就是說,當我們提到權威時,我們在說的是所謂的內在權威。在人設圖系統裡,我們有兩種不同的權威,也就是外在權威和內在權威。外在權威是頭腦的管轄領域,換句話說,對頭腦而言,頭腦的能力是能夠處理資訊,同時也能夠分享資訊,能夠賦予力量,能夠支持,不論你想用什麼樣的措辭來描述,那意思就是提供我們頭腦中的資訊作為外在權威,就像我現在在對你們做的事情。

但外在權威與我們自身的內在運作或者內在做決定的過程並沒有任何關係。它純粹就是外在權威。它純粹就是自我反思意識潛能的副產品。內在權威則全然不同。內在權威是為我們人生做決定的權威。它是內在的權威。當我們思考關於頭腦和內在權威,當我們思考著存在時,如果我們看上面這地方,看這裡的開放區域,暫時把這地方看作頭腦。在這裡的頭部中心裡我們有著個性水晶,而在心智中心裡我們有著設計水晶。基本上,這是我們內在接收微中子資訊的兩個元素。我們是個二元性的水晶意識。

設計水晶意識是關於載體,也就是我們所知的形體。而個性水晶意識則是我們的頭腦心智。當然啦,我們所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我們太過習慣以單一的面向來看事情。我們透過頭腦心智的力量來看自己,因而使得我們事實上是個二元意識的這個觀點與可能性都受到扭曲了。你不會感覺到我們是二元的意識。我們只感覺自己有這個頭腦心智,而且覺得我們的人生是由頭腦心智在掌控。當然,在瞭解這個二元架構的過程中,你能跨出的一大步就是看見內在權威的運作,也就是看見設計水晶意識在展現掌控。而外在權威是屬於個性水晶意識。

當我們最終正確地校準了我們的意識主題,也就是透過遵循策略,那麼我們會得到的就是至少身體上能在這一生中正確運作所帶來的助益和附加效應。真正要來掌控我們這個載體的是我們的設計面。當然,要讓設計面能夠負起它的責任運行這個載體,我們必須透過遵循自身的策略來達成,因為根據定義而得出的策略,實際上也揭露了我們能夠運用的機制,也就是我們能用來指引我們人生的內在權威。

當然,這其中有許多不同的變化,並不是單純只有類型而已。也就是說,單單是類型本身未必能給你一個權威,除非你在看的是反映者,而隨著我們來探索這些不同的變化,你也會看到這一點。很重要的是要瞭解到,能夠將內在權威轉移至適當的意識層面有什麼樣的意義,這麼做能夠如何釋放我們的頭腦,讓頭腦不再妄想著生命由它所掌控。然而,排除一些例外,這個意識的表達並不簡單,不僅只是策略和類型而已,重點是要透過定義來看見真正的權威,看見什麼機制能夠表達設計意識的做決定過程。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性與性感

作者:Ra Uru Hu

在另一邊是6號閘門與情緒系統,那是性感的部分。性的策略本身從來都不性感。當你見到薦骨中心有定義但情緒中心沒有定義的人,你不會覺得他們性感;他們或許很重性,但他們並不性感。性感是來自情緒中心,性感是愉悅的週波,而那也是你會接收到的頻率。

但性就存在薦骨中心裡,意味著我們內建的基因系統要求我們必須繁衍。不論我們是否繁衍,這種基因強制性都是存在的。要是每個人都不再生小孩,人類就會滅亡。因此,這是我們內在根本的指令。

我會不斷強調要用正確的方式投入各種事物,是因為我對孩子們感到深深的擔憂。我這一生一直都有著這樣的擔憂。因為,事實上我們在性方面的連結是如此的混亂,以至於連結所帶來的產物——誕生到這世界上的小孩,許多都沒有獲得適當的愛與滋養。他們沒有適當地被愛與被照顧,是因為把他們帶到這世界上的那兩個人之間存在緊張的關係,而會有這種緊張關係,是因為他們並不是帶著清晰感來投入這段關係的。沒有什麼比純粹為了性而繁衍還要更愚蠢了。

喔,創造是很美妙的。我看著我的小孩誕生到這世界上。那真的很不可思議。我覺得那是我所見證過最美的事情。我並不是在拍自己的肩膀說:「天啊,好棒的小孩,你做得很好。」而是這種關於創造的體驗,見證生命來到這世界上,並且認知到那是我們的一部分。喔,那真的非常美好。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別讚美品味能量流

作者:Ra Uru Hu

要記得,在邏輯層面上要真正有創造力,必須要能獲得認同賞識。而在需要進行修正的事物上,18-58越是獲得認同,他們就會變得越執著。他們會讓你抓狂。要達到那種完美是不可能的。在邏輯的道路上,只會有更加完善。當受到認同賞識的是完善的過程而非完美,那麼18-58就不會變得時時刻刻都在鞭策自己。有鑑於這是批評的根源,要他們放過自己是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對他們來說很困難。那也包括16-48,也就是整條能量流。對他們來說很困難,因為他們總是會發現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總是如此。

別人家的草坪總是更鮮綠,這是一種驅動力。沒什麼不能被挑戰,沒什麼不能被修正,你總是可以再做一遍,因為總是還沒弄好。他們是世界上最難被稱讚的人。我有個強大的海王星48號閘門。我討厭被讚美,那會讓我很不自在。這是該能量流的典型情況,因為每次你被稱讚時,你的內在就會有一部分在說:「是的,但是你知道嗎,這還可以再更好的,我本來還可以這麼做或那麼做,我多希望我有做這個或做那個。」老天啊,就算這條能量流的人為你煮了一頓美味的晚餐,也別跟他們說讚美的話。

你最好別告訴他們說晚餐很好吃。咕噥著發出一些聲音,然後逕自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因為如果你跟他們說晚餐很好吃,他們會告訴你說晚餐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有些人甚至會在你吃之前就先告訴你。很可怕。「嗯,這個烤得有點太久。」我則是覺得:「哦,你為什麼現在要跟我說這個?你真的需要跟我分享這件事嗎?」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頭腦 與 動機

作者:Ra Uru Hu

我看著動機,看到它是任何人嘗試完成這整體轉變與覺醒過程會面臨的最大挑戰。個性面總是個兩難。頭腦和身體這輛車有著深刻的連結,而且頭腦渴望著能夠守住對生命方向的控制權。人類有著各種恐懼,很容易就讓腦袋跳進來開始接管一切,負責在生命中做決定。透過瞭解自然世界的純粹性,也能夠為你帶來啟發。我們也一樣能夠回歸到意識能量場最純粹的狀態,但顯然不是在相同的層面上,畢竟我們是不同的。我們心智認知潛能的基礎架構機制複雜許多。我們有著出色的大腦。透過頭腦的自我反思過程,我們在表達方面也擁有著非凡的可能性。

我們的兩難處境在於,腦袋從沒被訓練去觀察。腦袋只被訓練來控制住失速的車輛(身體)。當然,當你無法掌控這失速的車輛,無法讓它照著你的意思走,就會帶來挫折、憤怒、失望、或苦澀的感受。很重要的是要去訓練你的腦袋、讓它練習去辨別轉移,這樣你才能清楚看見對你正確的事物、看見底層的動機、阻止它轉移。而這單純只是需要有個很專注留意的頭腦。「單純只需要」是個好聽的說法。光是要讓你的腦袋不再擔心自己的人生、不再堅持要做決定,就很困難了。

我投入人設圖越久,就嘗試過越多種方式向人們說明,當你運用你的策略時,做決定的過程就會變得很簡單明瞭。而腦袋是不能做決定的,它就是不行。如果讓你的腦袋來做決定,你就喪失了自身的認知,你就沒了正確的動機,你就無法成為你理應成為的人。唯有當你的腦袋是在放鬆的狀態,它才能有那樣的專注力,它會在車子後座翹起腿來,舒舒服服地看著窗外的美景,看著人生的電影上演,看著人生的電影以正確的方式呈現,讓你的觀點能夠符合自身獨特覺察意識的表達,讓你能夠過這觀點去看這世界。這就是我們來到這世上的目的。

我們並不像大草原上的動物。哦,是的,我可以把自然秩序的美好給浪漫化,把星體運行程序所帶來的意識能量場給浪漫化。但我們和那些動物大不相同。我們並不是來群聚和同質化的,我們並不是要來一起在程序中盲目地奔跑。要是你是隻羊,那就沒問題,不會有其它的後果,也沒有覺醒的可能性。但對我們來說,遵循我們的動機,就是遵循通往自身獨特性的道路,去展現我們獨特的心智與其美妙之處。

那就是它的目的,要讓你看見,在你的動機帶給你的脈絡中去看見。而正是這看見的過程,以及你從中獲得的體悟,才能讓你做為外在權威去表達,賦予你為他人帶來的價值。一生中有許多的關係連結,但你記得哪些?那些曾經給過你某種事物的關係,一個靈感、一個真相、誠實、愛、不論是什麼,而那就是我們會記得的。那是對我們有某種意義的。我們都渴望外在權威,獨特的外在權威,就像中學裡的孩子們祈禱著有個老師能點燃他們的熱情,因為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需要外在權威,但並不是為了要被同質化。

該是時候擺脫同質化,去表達獨特的權威。而唯有當你有適當和正確的動機,你才可能做得到,唯有這時候你才能夠連結到底層的認知,唯有這時候你才能夠做出理性的觀察,還有表達你的才智、你的天賦、你的專長。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圖片出處:Photo by Dylan Nolte on Unsplash


生產者溝通問題

作者:Ra Uru Hu

現在,想像一下你是個生產者,而且你非常生氣,你真的非常、非常不爽,但你又不能打電話去罵人說:「嘿,你這個混帳東西……」你不能這麼做,因為對方也不會理你,不僅如此,你在那當下所表達的並不會很清晰。所以你必須等待。你必須等待那些人進到你的能量場裡。

要記得,你的能量場會為你發聲。你的能量場會自動對那些人說:「我很不爽。」它會自動地這麼說。當然,在那個當下,因為你是很安靜沒出聲的,而你的能量場在代替你發聲,因此那些人會先開口說些話。「你還好嗎?發生了什麼事嗎?」之類的,不管他們說什麼,這時候就是你就可以轟炸他們的時候了:「不好。」然後一股腦把話說出來。

有趣的是,生產者在心智上通常是脫節的,意思是,和他們真實的自己脫節,因為活在一個大家都想發起的世界裡,他們確實會偏離真我很遠。因此,他們經常是處在非常不爽的狀態,而那個他們很不爽的人來跟他們說:「要去吃午餐了嗎?」而他們會回說:「嗯嗯。」你知道的。

而他們的腦袋裡則是在翻滾著。然後腦袋選擇靠向不爽的那一邊,而你就可以歡呼著說:「對,很好、很好、很好,你也在場。你也看到不爽的好理由,對吧?」你看,那就是腦袋擅長的事。沒什麼是非黑即白的,而你在心智層面做的決定也從來都不是黑白分明的。

當然,在不同的情況下,對你來說行得通的,你會有連結的,不一定是哪一邊,要視情況而定。你的腦袋並不知道什麼對你是好的。它不是來在你的人生裡保護你的。它不是來讓你保持健康的。它不是來做這些事的。它做不到。它很無助,它真的很無助。

因此,要告訴你的腦袋說:「聽著,我們知道你是怎麼回事。你就繼續在上頭幫我們忙著吧。你去閃過那些想法,你去思考那些事物,你去比較所有的東西,衡量所有的東西。但我不會照你說的做。因為你是幫我工作的。我不要被誤導去認為這腦袋就代表真實的我。」

「畢竟這身體就是個載體,是一台車,而我只是乘客,我的腦袋並不是主宰,我並沒有主導我說的和我想的,我也不主導我做的事,我只是隨著這身體經歷一切。」有時候,這是很可笑的。你知道的。接受機制等於是被賦予了完美的載體和完美的旅程,這才是真正的靈性。而唯一會阻礙一切的就是腦袋。

腦袋阻礙了一切,因為腦袋一直試圖要主導每個事物應該是什麼模樣,然而,要是腦袋只做為你的權威和類型的輔助系統,它又是非常棒的。因為,腦袋雖然不能告訴你要做什麼,但它可以告訴你關於實際執行的一切,而且它還可以和其他人分享。而這過程就會帶來成長,並且豐富了集體的運作。

 

譯者:Harris Wang
圖片出處:網路圖片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首先,請愛自己

作者:Ra Uru Hu

如果你想以自己的本質度過此生,那麼你就必須活出你的定義。這就是你生來的目的。我們把這件事給簡化了。我們說:「你看,這是你的策略,這是你的權威,如此一來你就不用傷腦筋了,因為你的策略和權威都是根據你的定義而來的,它會透過那定義來運作,透過那定義來表達。」

但我教導的是自我之愛。這是一個必要的元素。你若想要在此生有任何卓越的成就,那麼你就需要能夠站在鏡子前,我說的並不是掛在牆上那種世俗的鏡子,而是那面你可以一直放在自己面前反映自身的鏡子,你需要能夠站在這鏡子前,而且愛著你所看到的。唯有在你的定義裡,你才能找到這種愛。這就是讓你與眾不同之處。這是你潛在的榮耀、美好、和真實,不論那是什麼,都存在你的定義裡。

當你開始活出你的定義,當你開始看見它發光發熱,當你解除了這一生加諸在頭腦上的責任重擔,並且允許你的策略來指引你,那麼你就會看見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而你確實是。談論到愛,我並不是新世紀先生,當然也不會過度多愁善感,這類特質只會把愛變成某種譁眾取寵的宣傳手段。對我而言,自我之愛是最重要的愛。要是你沒有這種愛,那麼其他的愛也都只會淪為估量比較罷了。

愛自己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嚴峻考驗。人類並不愛自己,這是因為他們開放區域的本質所致,因為他們總是活在不一致且受制約的定義裡,因為沒有穩定性,因為他們並未擁有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擁有的特質,因為他們看著鏡中的自己從來沒有感到滿足過,從來沒有、從來都沒有。這鏡子反映出來的並不是「我愛自己」。這面鏡子說的是:「我知道哪裡有問題。我知道缺少了什麼。我知道我需要什麼,我知道我應該要有什麼,我知道我不喜歡自己什麼地方,我知道所有這些事情。」

當我開始投入人設圖志業,我很驚訝會遇到這麼多自我厭惡和自我憎恨的人。這是非我帶來的嚴峻難題:人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包括那三成多心中心(意志力中心)有定義的人也只是做做表面。事實是,非我是個非常不快樂也不滿足的生物。

這也是為什麼,定義會如此值得我們注意,定義是我們設計圖的基石,而且也是我們看見自身策略和權威本質的方式;我們不只要關注定義,同時也要瞭解到,定義就是我們的獨特性。這是我希望你們能夠真正理解的事情,因為它是如此有限和明確,因為它是如此特別的連結,存在那通道裡的總和,就是你的獨特性。這獨特性是需要很純粹地去表現出來的,而且唯有透過它為你所建構的設計,你才可能將它表現出來。

這是關於定義很迷人的一面:定義建構了我們實現策略和權威的平台。一切都出自於定義。它給你所需的工具,讓你以真實的自己去體驗人生。現在,當你去思考關於定義時,我不會告訴你說不能去看組成通道的個別閘門,但我也希望你們能夠去深思並聚焦在通道上,把它當成獨立於閘門之外的事物來看。當你在看通道時,想想它的關鍵詞和它的設計。那就是我希望你們可以開始的地方。

而定義也是你會被看見的地方。別人看你的時候,不會看到說你有59號閘門和你有6號閘門,不是這樣的,會被看見的是兩者總和形成的通道,會帶來影響的是那整條通道,也正是這條通道會讓他人看到,對,這就是你,這就是你的獨特性。如果那頻率運作不正確,思考一下他人會反向給你什麼樣的扭曲狀態,那是必然的結果。

當你在看一張人體圖時,看看裡面的定義,看看圖裡有哪些通道,透過那些通道你可以看出這人的本質;只需要看通道即可,其他的都不看。在腦中想著這些通道的關鍵詞,用不同的方式把這些關鍵詞串在一起,去思考一下、玩味一下這個設計。因為如果你能夠這麼做,如果你能夠只聚焦在通道上,你就會捕抓到對方會帶給你和帶給其他人的能量頻率。你可以一窺其特質,你可以開始瞭解其本質。你想要瞭解自己?就從你的定義開始。從這個會訴說著每個人故事的地方開始。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獨處反思的空間

作者:Ra Uru Hu

我經常建議人們的一件事就是,要有自己的臥房以及讓自身能量場不受干擾的空間。當我們有了獨處的空間,我們才能遵循人類體驗的法則。不論你的設計中抽象迴路元素是否有啟動,人類的體驗都是需要有反思過程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時間回顧我們當天的活動,反思我們的運作過程,這點很重要,但並不是很刻意地做。換句話說,並不是在一天結束後,我就得來想想我的這一天和我的人生。不是這樣的。單純只是,在經歷了一天之後,有些時間在自己的能量場裡獨處,藉此能夠來反思回顧這一天。

對於有抽象迴路定義的人來說,有機會能夠獨處在自己的思緒裡,獨處在當天的體驗中,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透過獨處反思,才會帶來可能的啟發,才會能夠將體驗轉化成經驗,才能透過重述和分享經歷來帶給他人激勵,而這一切都來自反思。抽象迴路有定義的人,在一天結束後,需要有時間讓自身的能量場不被他人干擾,才能有機會在沒有腦袋介入的狀態下回顧當天做過的事。

換句話說,抽象迴路有定義的你在經歷了一天的體驗後,要經歷心靈上的轉化,才能真正活出46-29通道的精神。重點就在這裡。而這過程是個很棒的機會,能讓你看見存在形體內的美好,而且奇妙的是,你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體驗會自然發生,事後你便能夠進行反思。這確實是我們的智慧來源。我們要瞭解的是,這一切並不是我們所創造的,我們只是做出反應。我們處在一個更大的計劃裡。我們並不是這個計畫的創造者。我們只是對這計畫做出反應。這就是我們的天賦。人類之道就是對這計畫做出反應。

因此,我們都必須要瞭解到,人類能夠就體驗進行反思,並且做出正確的反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抽象迴路有定義的人也必須要瞭解到,他們的角色就是要協助我們體驗人生,因為他們就是人類的歷史學家以及人生體驗的導師。

 

譯者:Harris Wang
圖片出處:網路圖片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


疾病

作者:Ra Uru Hu

我記得許多年前我在為醫療保健人員講課時,他們也想知道那個大家都會想問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體圖裡)開放的區域。我回答說:喔,不是的,現今大部分的疾病都來自有定義區域的失調狀態,比開放區域造成的問題多很多。

在我的職涯中,我大概認識了30或40個摘除甲狀腺的人,這些人的喉嚨中心是有定義的,而且他們大多有20/34通道。這是很常見的情況。要瞭解的是,雖說有定義的地方是你生命中的關鍵,但如果你沒有正確運作,這些有定義的地方也不會正常運作。就是如此。如果你沒有正確運作,那些本來會帶給你助益的定義,很快地就會反過來傷害你。

這也就是為什麼,不管我在教授哪個層級,我都會極度強調策略和權威的重要性。我教導你們的,是讓你們能夠很喜悅地去看見事物的機制。然而,瞭解機制未必就會給生命帶來解套。也就是說,意識到這些機制,並不意味著你的腦袋就有能力去善加利用,並且透過頭腦的決定來加以補償。

那是七大中心理解事物的方式:知識就是力量。這些都只是資訊。但力量則是存在你的權威裡。你這一生要能夠正確地做自己,那力量就存在你的權威裡。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設計,只要你做正確的決定,你的定義就會正確地運作。只要你的做決定過程是正確的,那麼關於你所呈現的一切,你散發出的所有頻率,都會是正確的。

因此,時時提醒自己去遵循策略和權威是非常重要的。

 

譯者:Harris Wang
圖片出處:網路圖片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