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a Uru Hu

權威這東西必須以正確的方式來檢視,也就是說,當我們提到權威時,我們在說的是所謂的內在權威。在人設圖系統裡,我們有兩種不同的權威,也就是外在權威和內在權威。外在權威是頭腦的管轄領域,換句話說,對頭腦而言,頭腦的能力是能夠處理資訊,同時也能夠分享資訊,能夠賦予力量,能夠支持,不論你想用什麼樣的措辭來描述,那意思就是提供我們頭腦中的資訊作為外在權威,就像我現在在對你們做的事情。

但外在權威與我們自身的內在運作或者內在做決定的過程並沒有任何關係。它純粹就是外在權威。它純粹就是自我反思意識潛能的副產品。內在權威則全然不同。內在權威是為我們人生做決定的權威。它是內在的權威。當我們思考關於頭腦和內在權威,當我們思考著存在時,如果我們看上面這地方,看這裡的開放區域,暫時把這地方看作頭腦。在這裡的頭部中心裡我們有著個性水晶,而在心智中心裡我們有著設計水晶。基本上,這是我們內在接收微中子資訊的兩個元素。我們是個二元性的水晶意識。

設計水晶意識是關於載體,也就是我們所知的形體。而個性水晶意識則是我們的頭腦心智。當然啦,我們所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我們太過習慣以單一的面向來看事情。我們透過頭腦心智的力量來看自己,因而使得我們事實上是個二元意識的這個觀點與可能性都受到扭曲了。你不會感覺到我們是二元的意識。我們只感覺自己有這個頭腦心智,而且覺得我們的人生是由頭腦心智在掌控。當然,在瞭解這個二元架構的過程中,你能跨出的一大步就是看見內在權威的運作,也就是看見設計水晶意識在展現掌控。而外在權威是屬於個性水晶意識。

當我們最終正確地校準了我們的意識主題,也就是透過遵循策略,那麼我們會得到的就是至少身體上能在這一生中正確運作所帶來的助益和附加效應。真正要來掌控我們這個載體的是我們的設計面。當然,要讓設計面能夠負起它的責任運行這個載體,我們必須透過遵循自身的策略來達成,因為根據定義而得出的策略,實際上也揭露了我們能夠運用的機制,也就是我們能用來指引我們人生的內在權威。

當然,這其中有許多不同的變化,並不是單純只有類型而已。也就是說,單單是類型本身未必能給你一個權威,除非你在看的是反映者,而隨著我們來探索這些不同的變化,你也會看到這一點。很重要的是要瞭解到,能夠將內在權威轉移至適當的意識層面有什麼樣的意義,這麼做能夠如何釋放我們的頭腦,讓頭腦不再妄想著生命由它所掌控。然而,排除一些例外,這個意識的表達並不簡單,不僅只是策略和類型而已,重點是要透過定義來看見真正的權威,看見什麼機制能夠表達設計意識的做決定過程。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出處:International Human Design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