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a Uru Hu

顯示者僅佔略高於8%的人口。儘管如此,在全球人口達70億的情況下,8%的人數仍是不少的,只是在比例上顯示者是少數族群。做為顯示者是什麼感覺?從機制上來說,顯示者的喉嚨中心會連結到動力中心,而且薦骨是沒有定義的。

顯示者能夠將其能量轉化為行動。顯示者是個能量類型。人們對顯示者有種錯覺,認為顯示者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並不能為所欲為,那只是個錯覺。顯示者傾向獨自行動,而在獨自行動的情況下,他們看起來會很像是恣意而為。事實上,顯示者就和其他人一樣。我們都是反應的動物,都是在對衝動做出反應的。沒有任何人能夠控制整個過程,然而,的確顯示者看起來是能夠去發起的。

顯示者的能量場是封閉且具反抗性的。想想這一點。封閉且具反抗性的能量場正好和生產者的能量場完全相反。生產者的能量場是開放且具包覆性的;顯示者的能量場是封閉且具反抗性的。事實上,當你接近顯示者時,其能量場帶來的衝擊在於,你的能量場會受到壓縮。能量場就像是氣場,並不是固定的,能量場會擴張也會收縮,而當你接近顯示者,你的能量場會收縮。

顯示者從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受到控制,因為與其能量場的接觸會帶來猜疑,而這控制情況也導致了顯示者的憤怒主題。帶著這種反抗性能量場的顯示者孩童有可能是部落人、情緒人、社會人,你可以想像那情況會有多艱難。他們會想要能夠融入,但卻無法。這也是為什麼顯示者孩童的人生中會有這些潛在的憤怒和張力持續堆疊,到最後整個爆發出來。

策略是很棒的東西。策略給了我們一個技巧、一種能力,透過看見機制,能在這錯覺中做正確的引導。這就是策略的意義。我們必須教導顯示者關於他們的策略,因為這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顯示者的策略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同時也是在保護其他人。顯示者孩童必須被教導請求允許的策略。這策略可以讓他們避免因為自己做的事情而遭到懲罰。這是他們適應環境並且融入他人的方式。

成年顯示者的策略是告知。對於離開了原生家庭而且不想再向任何人請求許可的顯示者來說,這是很大的自由。但在此同時,若他們想要能夠融入社會,若他們想要在生命中能有任何的社交活動,顯示者就必須學習如何告知;否則,人生會變得非常艱難。

做為顯示者的策略,告知是個排除質疑的簡單方式,而質疑就是造成其社交生活阻礙的原因。當你遇到一個顯示者,你真的完全不知道他究竟會做什麼事。這意味著,若是顯示者沒有找到有效的溝通方式,那麼他就會疏遠他人。運作機制就是如此。

顯示者的目標是平靜。顯示者追求的是不再感到憤怒,然而他們必須要開始告知,才能降低阻力,否則他們永遠無法擺脫憤怒。對成年顯示者來說,告知的策略是有政治和社會價值的。顯示者在設計上並非負面能量。他們能夠做出有價值的貢獻。對大部分顯示者來說,其難處在於他們的孤立性,以及體內帶著的憤怒。

對顯示者來說,若想要過著平靜的生活,他們需要適當的引導,而這要從顯示者的父母開始做起。如果父母可以教導顯示者小孩請求允許和告知的重要性,這策略會在顯示者成年後轉化成告知的能力,那麼顯示者就有機會過個平靜的人生。

 

譯者:Harris Wang
原文與圖片出處:Jovian Archive